身為台灣人,如果你到泰國的次數夠多,想必會注意到當地街頭販賣著熟悉的便當菜吧?沒錯!那就是泰國快餐,當地人稱為「Khao Kaeng(ข้าวแกง)」或者「Khao rat kaeng(ข้าวราดแกง)」的泰式自助餐,意思是各種配菜澆淋在米飯上一起吃。
配菜的烹製方法,從咖哩、燉煮、煎炒到油炸等等菜色都有,可任君自由搭配,跟台灣人最常光顧的自助餐便當店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台灣與泰國最大的差別,應該就在台灣的自助餐店客人大多可以自己夾菜,但泰國的 Khao Kaeng 不管是內用還是外帶,通常是由老闆幫忙盛裝食物。
▲泰國的「Khao Kaeng」自助餐不管是內用還是外帶,通常是由老闆幫忙盛裝食物。
內容索引
泰式自助餐(Khao Kaeng)如何點菜呢?
常見的類型有:
- 如起始價 1 樣 40 泰銖,2 樣 50 泰銖、3 樣 60 泰銖等(價格會因店家不同而略有變動)
- 統一價隨你吃到飽,一餐約5、60泰銖
- 其他變形款也有可改成麵條或者甜點選擇
通常這類自助餐店大部分從早上就開始營業,只要指定你要的菜色,店家就會幫你裝盤,吃完後再自行回收廚餘、放置碗筷;選擇外帶的話,店家就會用俐落的手法打包進塑膠袋,方便客人隨手帶走。
▲內用通常會使用盤子盛裝,再附上叉子及湯匙
▲袋裝的「Khao Kaeng」,可以選擇要哪一袋,不過因為份量較多,外帶的價格有時候也會高一些
▲泰式自助餐的店面,通常也會有付費的礦泉水或飲料可以選擇。
關於泰式自助餐(Khao Kaeng)的起源
在泰國街頭或市場,便利又平價的「Khao Kaeng」其實非常常見,不過若要探究起源,那你可能會驚訝的發現,原來「Khao Kaeng」在泰國飲食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可以說是造就各式美味路邊攤蓬勃發展的始祖。
因為如果時間倒回「Khao Kaeng」尚未興盛的 150 年前,當時的泰國街頭可幾乎沒有甚麼路邊小吃,是個不折不扣的美食沙漠!
原因是由於大城時期沿革下來的生活習慣,泰國人並不喜歡在外面吃飯,在當時農業社會與階級制度下,男人大部分會在家裡附近工作,用餐也都是在家裡或準備食物隨身攜帶,女性的工作也就離不開廚房,所以如果家裡沒有開伙,外出買熟食可是會被說閒話的,像是「大概是妻子懶惰或羅漢腳,才會在市場像狗一樣尋覓吃食」等各種嘲諷的話語。只有離家替王室工作的公務員,距離太遠不方便回家吃飯,所以替這些政府人員煮飯菜的商販,都只分布於宮殿附近,但這樣的生活方式,後來卻因為政府公務員悄悄開啟了一場變革…
圖片版權 / 取自ⓒprachachat官網
▲100 年前的泰國街頭,當時的曼谷街頭曾經是美食沙漠!
圖片版權 / 取自ⓒprachachat官網
圖片版權 / 取自ⓒ Ch3Thailand官網
▲以大城時期為背景的電視劇「天生一對」,可以窺見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廚藝要求,並且沒有外食的習慣。
圖片版權 / 取自ⓒ Ch3Thailand官網
▲拉瑪五世時期的「Khao Kaeng」會將不同菜色分裝在每個碗裡,然後放在不同材質的基座上(โตก Tok)。
▲各式材質製成的Tok
Khao Kaeng 成為平權自助餐
象徵外食文化的「Khao Kaeng」在拉瑪五世時期發揚光大,據說當時的報紙提到,有商販靠著經營泰式自助快餐店致富,獲利的盈餘還足夠在當地蓋上一間廟 (วัดราษฎร์บำเพ็ญ Wat Ratbamphen);再者,「Khao Kaeng」的出現,也改變了泰國傳統社會中對於女性必須餐餐煮飯的刻板印象。
一盤看似平凡的「Khao Kaeng」,不僅造成經濟飲食的改變,也意外成為落實社會的平權自助餐。
接下來隨著時代的演變,象徵著外出用餐的泰式快餐(Khao Kaeng),也不再是某些階級專屬的料理,而是慢慢地形成每一位泰國人民的集體記憶。
圖片版權 / 取自ⓒmatichon 官網
圖片版權 / 取自ⓒnationtv官網
▲用塑膠袋分裝出售現成的熟食(Khao Kaeng),被認為是一項有助於促進泰國人民飲食的發明。
在 2007 年的統計發現,泰國人購買即食品的頻率高居世界第一,因為除了方便外,買外食也比在家做飯更便宜,尤其早上習慣吃米飯的泰國人,通常一大早就能看到街邊自助餐店販售著多元菜色;這一盤看似平凡的「Khao Kaeng」,不只是外食起源,還會根據社會狀況不斷變化,以不同層面深深影響泰國人的生活,下次有機會來到泰國旅遊,不妨就來試試國民便當菜的滋味吧!
🔥跟著曼谷幫這樣玩泰國:小團 minitour +機加酒自由行熱賣中
|想看更多曼谷幫精彩分享?|